当前位置: 首页 >> 德国之声 >> 从德国工业4.0视角看中国专用车行业发展 rss

从德国工业4.0视角看中国专用车行业发展

deguo.71ix.com.cn 在 2015-04-17 发表,评论(0),阅读(0)

  “工业4.0”似乎一下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成为各类报刊杂志、微博、微信、论坛、财经频道等所津津乐道的热名词。对很多人来说,是既陌生又熟悉。其实细心思考,我们可以发现如火如荼的“工业4.0”在汽车业掀起新一轮热潮并不是偶然现象,它是伴随个人电脑向智能设备演变,微型化和互联网的持续发展而出现的必然结果。这一趋势向人们宣告了普适计算已成为现实。工业4.0时代的到来,依靠着“云端”服务器,车厂生产设备、物流采购、人员等都将形成一套庞大的“网络”,将需求端、生产端以及供应端更为智能紧密地组织在一起,汽车制造与使用将更为智能。可以说,一场掘金“工业4.0”浪潮将会迅速开启。

  一、工业4.0定义及目标
  “工业4.0”最初是由德国政府提出的概括性文本,是由包括德国机械设备协会(VDMA)、德国电气电子协会(ZVEI)和德国信息通信协会(BITKOM)在内的3个协会共同提出的一个框架和平台,或者说是对于信息化时代制造业发展方向的规划与构想。工业1.0是机械制造时代,大大改变了生产产品的方式。工业2.0是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工业3.0是电子信息化时代,利用电子和信息技术(IT)提高了制造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机器取代了相当一大部分的“体力劳动”和一部分“脑力劳动”。“工业4.0”即是综合利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的“物理系统”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日益完备的“信息系统”,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通过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联通与有效沟通,构建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工业4.0的战略目标是以工厂为核心,通过互联网使所有事物和服务实现联动,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目前德国已完成工业3.0,面临的难点是标准化、复杂化的系统管理、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安全保障,未来的发展强调:在满足高度定制化需求的同时,保持生产制造的高效率。
  德国国家科学和工程院院长、德国工业4.0工作集团(共同)主席汉宁•卡格曼(HenningKagermann)认为,工业4.0的终极目标是,促使企业实现弹性工作制,使得工作和生活得到最佳的平衡。

  二、工业4.0对制造业带来的影响
  工业4.0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代名词无疑将重塑制造业新模式,具体来说影响如下:
  1、柔性化生产,模块化制作,个性化定制将成大趋势。工业4.0的主要目标是,实现高度个性化的产品升级制造,而成本相当于大机器生产的成本,不很昂贵。“工业4.0”给工业生产和商品消费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产品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周期缩短、价格下降、对客户定制产品的反应更快、产品实现按订单生产而不是盲目生产再费力推销、资源更优化、能源效率提高、投资回报率更高。从长期来看,智能工厂会在很多产业推广实现。这也就意味着大生产可以用新的方式进行。现在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更新很快,这就需要我们改变生产方式,按个人需求定制个性化生产方式。从消费意义上来说,“工业4.0”就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编织在一起的大网,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的低价值生产的产业方式会与高技术进行混合,可以用同一个工厂的柔性化生产线,来生产越来越多不同的产品。德国工业4.0战略实施后,将有可能把个人客户和产品的独特特性融入到设计、配置、订购、计划、生产、运营和回收阶段。它甚至可以在制造和运营之前最后一分钟或进行中提出改变的请求,这将使生产一件定制产品和小批量产品也能产生利润。
  2、缩短研发周期,实现智能、环保制造。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透明化和充分简化的数据分析将会有助于鉴别整条增值链的优化潜能,增强整体计划和灵活性,减少生产停工期,同时缩短投资回报率。作为一套完整且精密的创新工业体系,“工业4.0”覆盖产品设计、生产规划、生产工程、生产执行、售后服务等全部制造相关环节。通过Cyber-Physical System的搭建,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全部信息,生产的每一个步骤所需要的全部信息都可以输入系统,不仅将显著提升生产效率,还能实现更灵活、智能的制造,并节约能耗物耗,满足环保要求。未来的工厂以突出的数字化、自动化、绿色化、虚拟化等特征定义了现代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以客户为导向进行设计和销售,减少库存。工业4.0战略是一种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的研发理念,是将技术、成本、质量、服务发挥到极致的工作方法,是引领客户、开拓市场的利器,也是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法宝。它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系统集成开发为手段的新模式,是从产品开发到产品成功上市的有力保障。该战略最终将实现实现对产品从调研开发到寿命终止的全过程、全方位管控,从而确保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优良产品。
  4、解放劳动力,平衡员工生活。工业4.0能持续带来覆盖整个价值网络的资源生产率和效率的增益。它能将人口结构变化和社会因素考虑在内,以适合的方式组织生产。智能辅助系统让工人从单调、程序化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能把精力集中在创新和增值业务上。德国工业4.0战略的实施,将使员工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控制、监管和配置智能制造资源网络和制造步骤。员工再也无需完成例行任务,他们可以更多地关注创新和具有附加值的活动。因此,他们在确保产品质量方面将起到关键作用。同时,灵活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组织形式使工人们更好的把工作和个人需求更好地结合起来,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了更好的平衡点。
  5、与工业4.0的相匹配的高素质人才将走俏。“工业4.0”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自动化,排斥人参与生产的全过程。与之相反,未来的智能科技将着眼于更高层次的人机交互领域,根据人的心理、生理和身体结构,来融洽处理人、机械和环境的关系,让科技硬件装备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好的支持,并利用加上绿色智能的手段和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构建一个高效节能的、绿色环保的、环境舒适的人性化工厂。操作和开发高智能机器的人才将是未来人才发展的方向。
  德国正是在面临的很多问题和挑战的情况下,比如:如何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如何在产品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进一步缩短交货期;如何更好地满足日益增多的小批量、多批次的定制化或半定制化生产需求;如何应对全球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劳动力短缺。先知先觉意识到了未来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必然趋势,才果断提出实施工业4.0战略,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此同时,北美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或“先进制造”,日本在强调“无人化工厂”,中国则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这足以见得,时代潮流势不可挡,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持续生存。
  工业4.0是一把双刃剑,拥抱它并坚持做下去将会得到丰厚的回报,熟视无睹则会被淘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比如智能技术,也促使人们根据个人的情况来面对工业4.0带来的挑战。对于就业而言,工业4.0确实会带来很多挑战,不提升自身的素质,就要面临失业,但是反过来,也会创造更好的优质工作机会。随着工业4.0的推广,未来肯定能够实现弹性工作制,让员工能够按照自己的时间工作,使得工作和生活得到最合理的平衡,这也体现以人为本的思路。
  推荐:http://meiguo.71ix.com.cn

Tags:

已有位网友对“从德国工业4.0视角看中国专用车行业发展”发表评论。